立极
【拼音】:lì jí
【注音】:ㄌ一ˋㄐ一ˊ
【结构】:立(独体)极(左右结构)
【繁体】:立極
词语解释树立最高准则。登帝位;秉国政。立极[lìjí]⒈树立最高准则。⒉登帝位;秉国政。
引证解释⒈树立最高准则。引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明唐顺之《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⒉登帝位;秉国政。引宋文天祥《逐鹿》诗:“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清李振裕《祠阙里雅》诗:“於皇时清,继天立极。”
网络解释立极立极:人物名称
释义1、树立最高准则。2、登帝位;秉国政。
综合释义树立最高准则。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明唐顺之《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登帝位;秉国政。宋文天祥《逐鹿》诗:“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清李振裕《祠阙里雅》诗:“於皇时清,继天立极。”
汉语大词典(1).树立最高准则。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明唐顺之《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2).登帝位;秉国政。宋文天祥《逐鹿》诗:“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清李振裕《祠阙里雅》诗:“于皇时清,继天立极。”
其他释义1.树立最高准则。2.登帝位;秉国政。
1.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2.建立极性分子计算机的下一个步骤,叶林说,是建立一个量子比特可以独立控制的系统。
3.“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4.“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乃文乃武,同日月以长明。
5.自隋唐时代以下,直到清末,宁波一直是传统海外贸易重要节点,沿海千帆云集,樯橹林立,极其壮观。
6.午朝门两侧的东天门与西天门前,原各有石牌坊一座,东曰“开物成务”,西曰“继天立极”。
7.伏羲台是伏羲氏的生息之地,他曾于此继天立极,通德类情,开天明道。
8.伏羲继天立极、一画开天,演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定历度、制娶嫁、创瑟乐,开创了华夏文明,创造了以“先天易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
9.这里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的地方。
10.三皇之首,肇启炎黄;继天立极,道传百王。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jí
[jí]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