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骨
【拼音】:míng gǔ
【注音】:ㄇ一ㄥˊㄍㄨˇ
【结构】:铭(左右结构)骨(上下结构)
【简体】:铭骨
【繁体】:銘骨
词语解释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铭骨[mínggǔ]⒈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引证解释⒈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君王早朝宴罢,切齿铭骨。”唐李白《古风》之五:“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宋苏辙《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恩深不报,期铭骨以终身。”
网络解释铭骨铭骨,拼音minggu,解释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综合释义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君王早朝宴罢,切齿铭骨。”唐李白《古风》之五:“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宋苏辙《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恩深不报,期铭骨以终身。”铭骨[mínggǔ]铭刻入骨。比喻永志不忘。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且君王早朝晏罢,切齿铭骨,谋之二十余年,岂不缘一朝之事耶?」
汉语大词典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君王早朝宴罢,切齿铭骨。”唐李白《古风》之五:“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宋苏辙《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恩深不报,期铭骨以终身。”
国语辞典铭刻入骨。比喻永志不忘。铭骨[mínggǔ]⒈铭刻入骨。比喻永志不忘。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且君王早朝晏罢,切齿铭骨,谋之二十余年,岂不缘一朝之事耶?」
辞典修订版铭刻入骨。比喻永志不忘。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且君王早朝晏罢,切齿铭骨,谋之二十余年,岂不缘一朝之事耶?」
其他释义1.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1.青草酿奶情铭骨,浩气捐身性至仁。
2.张盈盈说,别人都说我们看上去很坚强,其实悲伤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铭骨的悲伤不是能够从言语和外表看出来的。
3.”在这轮疯狂股市面前,股民朋友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镌心铭骨,尽情追逐自己赚钱梦。
4.“此事诚可谓是刻肌铭骨之事啊!”第二天,就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
5.“此事诚可谓是刻肌铭骨之事啊!”第二天,就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6.”在这轮疯狂股市面前,股民朋友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镌心铭骨,尽情追逐自己赚钱梦。[https://www.chazidian.com/zj-180588/查字典造句]网
7.青草酿奶情铭骨,浩气捐身性至仁。(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铭骨造句)
读音:míng
[míng]
(1)(名)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警惕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座右~。
(2)(动)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功|~心|~肌镂骨(比喻恩极深)|~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