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不顾
【拼音】:lín nàn bù gù
【注音】:ㄌ一ㄣˊㄋㄢˋㄅㄨˋㄍ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臨難不顧
词语解释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
基础解释见/'临危不顾/'。
引证解释⒈见“临危不顾”。
综合释义见“臨危不顧”。
网友释义临难不顾,汉语拼音línnànbùgù,意思是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汉语大词典见“临危不顾”。《汉语大词典》:临危不顾(临危不顾) 拼音:línwēibùgù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亦作“临难不顾”。《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齐王房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
其他释义1.见'临危不顾'。
反义词 临危不顾
1.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是为先锋!
2.“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3.如果做不到“临难不顾生”,在战场上畏首畏尾,没有一往无前之勇气,就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战机,导致将士亡命、领土易手的严重后果。
4.历史上,无数中国军人“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留下了一曲曲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慷慨壮歌。
5.为将者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
6.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7.为将者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5307/造句网)
读音:lín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临。莅临。亲临。
3. 遭遇,碰到:临时。面临。
4. 挨着,靠近: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临摹。临帖。临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临朝。临政。
7. 姓。
读音:nán,nàn
[nàn]
[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 nàn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ù
[gù]
(1)(动)转过头看;看:环~|相~一笑。
(2)(动)注意;照管:兼~|奋不~身。
(3)(动)拜访:三~茅庐。
(4)(动)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客|主~。
(5)(动)(Gù)姓。
(6)(连)〈书〉但是。
(7)(连)〈书〉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