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号
【拼音】:guān hào
【注音】:ㄍㄨㄢㄏㄠˋ
【结构】:官(上下结构)号(上下结构)
【繁体】:官號
词语解释官职的名称。官号[guānhào]⒈官职的名称。
引证解释⒈官职的名称。引《史记·匈奴列传》:“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宋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臣伏以陛下发德音,正官号,法制度数,皆易以新书,太平之原,实在於此。”章炳麟《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
网络解释官号官号,读音是guānhào,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为官职的名称。
综合释义官职的名称。《史记·匈奴列传》:“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宋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臣伏以陛下发德音,正官号,法制度数,皆易以新书,太平之原,实在於此。”章炳麟《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
汉语大词典官职的名称。《史记·匈奴列传》:“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宋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臣伏以陛下发德音,正官号,法制度数,皆易以新书,太平之原,实在于此。”章炳麟《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于标题,施于传志谱录者,必用今名。”
其他释义1.官职的名称。
1.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2.肃顺从调查五宇官号账目入手,刨根究底,将户部整个掀了个底儿掉,涉案人员几百人,抄没户部司员、商户及满族宗室数十家。
3.王与君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谓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
4.氐杨文德受义隆官号,守葭芦城,招诱武都、阴平五部氐民。
5.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https://www。chazidian。com/zj-187612/查字典官号造句)
6.肃顺从调查五宇官号账目入手,刨根究底,将户部整个掀了个底儿掉,涉案人员几百人,抄没户部司员、商户及满族宗室数十家。(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7.氐杨文德受义隆官号,守葭芦城,招诱武都、阴平五部氐民。[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官号造句]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hào,háo
[hào]
[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