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孩子
【拼音】:hài hái zi
【注音】:ㄏㄞˋㄏㄞˊㄗˇ
【结构】:害(上中下结构)孩(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害喜。害孩子[hàiháizi]⒈害喜。
基础解释害喜,指妇女怀孕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异常的妊娠反应。
引证解释⒈害喜。参见“害喜”。引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但闻着荤酒气儿,就头疼恶心,恰如害孩子的一般。”
网络解释害孩子害孩子是汉语词汇,拼音hàiháizi,解释为指妇女怀孕时出现恶心。
综合释义害喜。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但闻着荤酒气儿,就头疼恶心,恰如害孩子的一般。”参见“害喜”。害喜。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但闻着荤酒气儿,就头疼恶心,恰如害孩子的一般。
网友释义害孩子是汉语词汇,拼音hàiháizi,解释为指妇女怀孕时出现恶心。
汉语大词典害喜。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但闻着荤酒气儿,就头疼恶心,恰如害孩子的一般。”参见“害喜”。《汉语大词典》:害喜 拼音:hàixǐ谓孕妇恶心、呕吐、食欲异常。有的地方叫害口。
其他释义1.害喜。
1.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
2.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防害孩子增强体质的。
3.现在的孩子一人身上都穿了十件棉袄,那不把孩子烧坏了?一件棉袄他还知道啥叫暖和,穿多了就是害孩子。这不怪孩子,都怪大人。
4.城里人三句话害孩子、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宝贝,记住不能吃亏;、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
5.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6.比较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相反,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7.这伙歹徒残害孩子的罪行令人发指。
8.听到歹徒杀害孩子,人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凶犯。
9.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
10.每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不使孩子心中的激情冷却,不伤害孩子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不让他们成为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的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读音:hài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3.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4. 发生疾病:害眼。
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6. 杀死:杀害。遇害。
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读音:hái
[hái]
(名)(~儿)孩子:小~儿|女~儿。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