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珰驿
【拼音】:láng dāng yì
【注音】:ㄌㄤˊㄉㄤ一ˋ
【结构】:琅(左右结构)珰(左右结构)驿(左右结构)
【繁体】:琅璫驛
词语解释1.亦作'琅珰驿'。2.驿名。又名上亭驿,在四川梓潼县北,相传安史乱中,玄宗奔蜀,于此闻铃声。
基础解释亦作/'琅珰驿/'。驿名。又名上亭驿,在四川梓潼县北,相传安史乱中,玄宗奔蜀,于此闻铃声。
引证解释⒈亦作“瑯璫驛”。驿名。又名上亭驿,在四川梓潼县北,相传安史乱中,玄宗奔蜀,于此闻铃声。引元王沂《嘉陵道中》诗:“空愁夜宿瑯璫驛,无奈铃声断客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梓潼县》:“上亭驛,在县北二十里,唐置,即玄宗过此闻铃声处也。一名琅璫驛。”
网络解释琅珰驿lánɡdānɡyì
综合释义亦作“瑯璫驛”。驿名。又名上亭驿,在四川梓潼县北,相传安史乱中,玄宗奔蜀,于此闻铃声。元王沂《嘉陵道中》诗:“空愁夜宿瑯璫驛,无奈铃声断客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梓潼县》:“上亭驛,在县北二十里,唐置,即玄宗过此闻铃声处也。一名琅璫驛。”
汉语大词典亦作“琅珰驿”。驿名。又名上亭驿,在四川梓潼县北,相传安史乱中,玄宗奔蜀,于此闻铃声。元王沂《嘉陵道中》诗:“空愁夜宿琅珰驿,无奈铃声断客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三·梓潼县》:“上亭驿,在县北二十里,唐置,即玄宗过此闻铃声处也。一名琅珰驿。”
读音:láng
[láng]
1. (名)一种玉石。
2. (形容词)洁白。
读音:dāng
[dāng]
(1)(名)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2)(名)宦官。
读音:yì
[yì]
(名)驿站。现在多用于地名:龙泉~(在四川)|郑家~(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