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车工
【拼音】:dǎng chē gōng
【注音】:ㄉㄤˇㄔㄜㄍㄨㄥ
【结构】:挡(左右结构)车(独体结构)工(独体结构)
【繁体】:擋車工
词语解释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挡车工[dǎngchēgōng]⒈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
引证解释⒈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参见“挡车工”。引《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8期:“现在我们小组十二个挡车工中有九个人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消灭接头白点。”靳以《跟着老马转》:“只要我在弄堂里一站,就挡住了挡车工巡回的路。”
网络解释挡车工纺织厂里的挡车工分类:
综合释义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8期:“现在我们小组十二个挡车工中有九个人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消灭接头白点。”靳以《跟着老马转》:“只要我在弄堂里一站,就挡住了挡车工巡回的路。”参见“挡车工”。挡车工[dǎngchēgōng]纺织厂里的挡车工分类:分前纺的、后纺的和织布的。前纺的又分清花的、梳棉的、精梳的、并条的、粗纱的。后纺的分细纱的、络筒的、并线的、拈线的、络纬的。织布的分整经的、浆纱的、织布的、整理的。这里比较重要的岗位是细纱的、织布的,工资应该也较高,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也辛苦。不过有教练,不用怕。其他的挡车工就容易些是一些辅助性的工序。
汉语大词典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8期:“现在我们小组十二个挡车工中有九个人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消灭接头白点。”靳以《跟着老马转》:“只要我在弄堂里一站,就挡住了挡车工巡回的路。”参见“挡车工”。
其他释义1.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
1.我公司特向社会诚聘挡车工。要求应聘者做事仔细认真可靠有质量意识以客户为主并且富有活力能够适应翻班安排。
2.目的比较个体计量仪与声级计评价挡车工噪声暴露的异同。
3.实现了粗纱满空管的自动输送,减轻了挡车工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粗纱的损伤,提高了粗纱质量。
4.通过改造导纱轴、规范并线挡车工和倍捻挡车工的操作方法、控制好前工序的捻度不匀率,可有效控制倍捻机上股线扭结疵点。
5.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6.尽管目前生活拮据,但黄晓兰还是愿意留在盛泽,她之前就是一名熟练的挡车工,对于未来她要乐观地多。
7.其中稍有文化的女青年千余名,开办养成工班,培养挡车工;小学毕业生百余名,开办艺徒班,培养机工;初中文化的青年四五十人,开办练习生班,培养初级管理人员。
读音:dǎng,dàng
[dǎng]
[ dǎng ]1. 阻拦,遮蔽:阻挡。拦挡。遮挡。
2. 指“排挡”:挂挡。换挡。
3.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 dàng ]1. 〔摒(bìng)挡〕见“摒”。
读音:chē,jū
[chē]
[ chē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3. 用水车打水:车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6.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7. 姓。
[ jū ]1. 象棋棋子之一。
读音:gōng
[gōng]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