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论
【拼音】:dǎng lùn
【注音】:ㄉㄤˇㄌㄨㄣˋ
【结构】:党(上下结构)论(左右结构)
【简体】:党论
【繁体】:黨論
词语解释1.正直之论。党,通'谠'。2.朋党之间的争论。
基础解释正直之论。党,通/'谠/'。朋党之间的争论。
引证解释⒈正直之论。党,通“讜”。引宋曾巩《节相制》:“嘉谋党论,简在朕心;广誉善声,洽于舆论。”清吴祖修《书牧斋诗后》诗:“当年党论推尊宿,近日骚坛尚典型。”⒉朋党之间的争论。引宋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自韩侂胄用,党论起,士大夫或去或逐。”《宣和遗事》后集:“奈何斡离不退师之后,庙堂方争立党论,略无远谋。”清顾炎武《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严复《主客平议》:“于是党论朋兴,世俗之人从而类分之:若者为旧,若者为新。”
网络解释党论党论是指正直之论或者朋党之间的争论。
综合释义正直之论。党,通“讜”。宋曾巩《节相制》:“嘉谋党论,简在朕心;广誉善声,洽于舆论。”清吴祖修《书牧斋诗后》诗:“当年党论推尊宿,近日骚坛尚典型。”朋党之间的争论。宋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自韩侂胄用,党论起,士大夫或去或逐。”《宣和遗事》后集:“奈何斡离不退师之后,庙堂方争立党论,略无远谋。”清顾炎武《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严复《主客平议》:“于是党论朋兴,世俗之人从而类分之:若者为旧,若者为新。”党论[dǎnglùn]正直的言论。也作「谠论」。党论[dǎnglùn]一党的言论。宋.陆游〈跋兼山先生易说〉:「君彦明独谓,立之自党论起,即与程先生绝。」
汉语大词典(1).正直之论。党,通“谠”。宋曾巩《节相制》:“嘉谋党论,简在朕心;广誉善声,洽于舆论。”清吴祖修《书牧斋诗后》诗:“当年党论推尊宿,近日骚坛尚典型。”(2).朋党之间的争论。宋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自韩侂胄用,党论起,士大夫或去或逐。”《宣和遗事》后集:“奈何斡离不退师之后,庙堂方争立党论,略无远谋。”清顾炎武《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严复《主客平议》:“于是党论朋兴,世俗之人从而类分之:若者为旧,若者为新。”
国语辞典正直的言论。也作「谠论」。
辞典修订版正直的言论。也作「谠论」。一党的言论。宋.陆游〈跋兼山先生易说〉:「君彦明独谓,立之自党论起,即与程先生绝。」
1.从吏部传来的消息说,帝党只限康梁等辈,下派官员只要忠于职守,不以异党论。
2.为了以正视听,他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奋笔疾书,写下了不朽之作《朋党论》。[https://www。chazidian。com/zj-101562/查字典党论造句]
3.为了以正视听,他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奋笔疾书,写下了不朽之作《朋党论》。(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4.为了以正视听,他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奋笔疾书,写下了不朽之作《朋党论》。【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01562/】
读音:dǎng
[dǎng]
(1)(名)政党:中国共产~。
(2)(名)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结~营私。
(3)(动)偏袒:~同伐异。
(4)(名)旧指亲族:父~。
(5)(名)古代乡里组织:乡~。
(6)姓。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