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
【拼音】:shěn zhèng
【注音】:ㄕㄣˇㄓㄥˋ
【结构】:沈(左右结构)正(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稳重正直。沈正[shěnzhèng]⒈稳重正直。
基础解释稳重正直。
引证解释⒈稳重正直。引《后汉书·任隗传》:“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於世。”《新唐书·李乂传》:“乂沉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宋欧阳修《送孙屯田序》:“故於是选,必要以文儒沉正,閎达大体,然后謇謇王廷,为天子司直之臣。”
网络解释沈正(南朝宋宁朔将军)沈正,(413—455),字符直。南朝宋武康人。父沈渊子。弱冠,州辟从事。出为始宁、乌伤、娄令,母忧去职。毕,为随王刘诞后军安南行参军。刘诞镇会稽,复参安东军事。元嘉三十年(453),元凶弑立,分江东为会州,以刘诞为刺史。刘诞犹预未决。会寻阳义兵起,宋孝武帝刘骏使至,刘诞乃加沈正宁朔将军,领军继刘季之。刘诞入为骠骑大将军,沈正为中兵参军,迁长水校尉。孝建元年(454),移青州镇历城,临淄地空,除宁朔将军,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二郡太守,委以全齐之任。未拜,二年卒,时年四十三。
综合释义稳重正直。《后汉书·任隗传》:“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於世。”《新唐书·李乂传》:“乂沉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宋欧阳修《送孙屯田序》:“故於是选,必要以文儒沉正,閎达大体,然后謇謇王廷,为天子司直之臣。”
汉语大词典稳重正直。《后汉书·任隗传》:“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于世。”《新唐书·李乂传》:“乂沉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宋欧阳修《送孙屯田序》:“故于是选,必要以文儒沉正,闳达大体,然后謇謇王廷,为天子司直之臣。”
其他释义1.稳重正直。
1.常常派人送些钱粮周济沈家的塾馆,闲时也会邀请沈正卿入府,把酒论诗,灯下对弈,相得甚欢。
2.接着沈复来到了父亲沈正的休息之处,看着老父正在握管书写颜真卿昔日的祭侄文稿,方正大气,历历在目。
3.红旗报捷的信使到达杭州的时候,赵桓正与执政赵鼎、江南东路转运使、杭州知府、再加上一位大宋最丑的官员沈正声议事。
4.接着沈复来到了父亲沈正的休息之处,看着老父正在握管书写颜真卿昔日的祭侄文稿,方正大气,历历在目。【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5.常常派人送些钱粮周济沈家的塾馆,闲时也会邀请沈正卿入府,把酒论诗,灯下对弈,相得甚欢。[www。chazidian。com/zj-346856/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shěn,chén
[shěn]
[ shěn ]1. 通“瀋”。汁:“为榆沈”。
2. “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 姓。
[ chén ]1. 同“沉”。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