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人
【拼音】:qiǎn rén
【注音】:ㄑ一ㄢˇㄖㄣˊ
【结构】:浅(左右结构)人(独体结构)
【繁体】:淺人
词语解释谓言行浅薄的人。浅人[qiǎnrén]⒈谓言行浅薄的人。
引证解释⒈谓言行浅薄的人。引《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治细辨於稠众,非其人而尽言者,浅人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亦谓识见短浅的人。明杨慎《升庵诗话·书贵旧本》:“刘巨济收许浑诗‘湘潭云尽暮烟出’,今俗本烟作山,亦是浅人妄改。”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浅人不达,误加同姓二字,殊非其旧矣。”
网络解释浅人浅人是汉语词汇,
释义1、言行浅薄的人。2、识见短浅的人。
综合释义谓言行浅薄的人。《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治细辨於稠众,非其人而尽言者,浅人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亦谓识见短浅的人。明杨慎《升庵诗话·书贵旧本》:“刘巨济收许浑诗‘湘潭云尽暮烟出’,今俗本烟作山,亦是浅人妄改。”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浅人不达,误加同姓二字,殊非其旧矣。”
汉语大词典谓言行浅薄的人。《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治细辨于稠众,非其人而尽言者,浅人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亦谓识见短浅的人。明杨慎《升庵诗话·书贵旧本》:“刘巨济收许浑诗‘湘潭云尽暮烟出’,今俗本烟作山,亦是浅人妄改。”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浅人不达,误加同姓二字,殊非其旧矣。”
其他释义1.谓言行浅薄的人。
1.越看越心跳、越看越点头的情爱论点:1人生苦短、必须性感!2狐狸不是妖、性感不是骚!-3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歹!4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空虚中憋坏!-5真心不如红钞票、感情只为性需要!-6少女诚可贵、少妇价更高、若有富婆在、二者皆可抛-!
2.有些人,抓住了就是抓住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能说情深缘浅。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岔口,一转身也许就是一辈子。在上一个路口我们熟悉彼此,在下一个路口我们或许就陌生了。
3.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歹。
4.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5.太多的梦想与抱负常常在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伤感里搁浅,人们便麻木,愤懑,耿耿于怀,怨天忧人。其实,没人能忽略你…只要你用行动去证明。
6.荒川的话引起信长的兴趣,他浅人命令果正居士立刻带那幅图画前来宫殿。
7.恐此三人皆不能继承父亲大业,学生有心为天下黎民的安生略尽绵薄之力,奈何才疏学浅,人微言轻。
8.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9.越看越点头的情爱论点:1人生苦短、必须性感!2狐狸不是妖、性感不是骚!-3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歹!4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空虚中憋坏!-5真心不如红钞票、感情只为性需要!-6少女诚可贵、少妇价更高、若有富婆在、二者皆可抛-!
10.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歹。(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浅人造句)
读音:qiǎn,jiān
[qiǎn]
[ qiǎn ]1.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与“深”相对:深浅。浅滩。浅海。屋子进深浅。
2. 不久,时间短:年代浅。
3. 程度不深的:这篇文章很浅。浅薄。浅尝。浅见。浅近。浅陋。
4. 颜色淡薄:浅红。浅淡。
[ jiān ]1. 〔浅浅〕流水声。
2. (淺)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