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脑
【拼音】:yú nǎo
【注音】:ㄩˊㄋㄠˇ
【结构】:鱼(上下结构)脑(左右结构)
【繁体】:魚腦
词语解释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
基础解释见/'鱼脑冻/',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
引证解释⒈见“鱼脑冻”。
网络解释鱼脑鱼脑:鱼脑
汉语大词典见“鱼脑冻”。《汉语大词典》:鱼脑冻(鱼脑冻) 拼音:yúnǎodòng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清何传瑶《宝研堂研辨·大西洞》:“其有一种生气,团团圞圞,如澄潭月漾者,曰鱼脑冻。”清陈克恕《篆刻针度·选石·青田冻石》:“灯光冻出浙江青田县……其次则鱼脑冻,色白如鱼脑。”亦省称“鱼脑”。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端州石以水岩、大西洞为上,冰纹则尤为大西洞之最……他洞所无,惟焦白、鱼脑、青花差足肩随。”
其他释义1.见'鱼脑冻'。
1.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2.葛辰光,也常庄有小贩走街串巷,上门收购甲鱼壳、龟壳、乌贼骨、桔子皮、鱼脑石等小药材个。
3.与这碗饭相配的是百鱼汤,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极尽精致之能事。
4.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苷二核苷酸黄递酶组化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鱼脑内的分布。
5.在宫里无事时,便以鱼脑骨做托子,镂椰子为壶,雕刻精工,细入毫芒,虽有名的雕刻工匠见了刘继兴所制器物,都诧为世所罕有。
6.端砚,根据石质不同可分青花、石眼、鱼脑冻、蕉叶血、七捺、金银线和冰纹等品种。
7.一般人说吃鱼头先吮鱼唇,吸鱼脑,再吃鱼皮鱼肉,讲究什么所谓的‘一快一慢,一停一吸’。
8.我把想法和他们一说,玉玺就说这人脑子肯定是木鱼脑子,木鱼敲烦了拿快石头再做一个石鱼。
9.鳜鱼脑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大部分组成。
10.要不我怎么能说你是木鱼脑袋呢?有些时候,你很聪明,但是有些时候,你怎么就那么死脑筋呢?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nǎo
[nǎo]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