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团
【拼音】:qǐ shí tuán
【繁体】:乞食團
【拼音】:qǐ shí tuán
词语解释(LesGueuxTheBeggars)公元一五六六年,荷兰贵族士绅结合同盟,反对西班牙主腓力第二压迫新教,及设置宗教裁判所,世嘲为乞食奴,因取以为名。后奥伦治侯威廉纠合逃亡及海岸渔民,成为海乞食团(TheBeggarsoftheSea),于荷兰独立,甚有功绩。
读音:qǐ
[qǐ]
(1)(动)向人讨;乞求:~食|~援|~降|~哀。
(2)(Qǐ)姓。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读音:tuán
[tuán]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