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亲
【拼音】:zūn qīn
【结构】:尊(上下结构)亲(上下结构)
【繁体】:尊親
词语解释尊亲zūnqīn(1)敬称他人父母英yourparents尊亲[zūnqīn]⒈敬称他人父母。英yourparents;
引证解释⒈尊崇父母或祖先。引《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⒉尊仰而亲附。引《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郑玄注:“尊亲,尊而亲之。”孔颖达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⒊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引《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统,统固辞曰:‘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网络解释尊亲尊亲,指尊崇父母或祖先;敬称自己的父母。语出《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汉语大词典(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2).尊仰而亲附。《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郑玄注:“尊亲,尊而亲之。”孔颖达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统,统固辞曰:‘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英语relatives of a senior generation
其他释义1.尊崇父母或祖先。2.尊仰而亲附。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
1.是得很,以令嫒的人才,及老叔的门第,自然要择个年貌相当,能够奉侍尊亲的,方为佳婿。
2.我国家肇基东土,列圣相承,保万邦,天心笃佑,德教弘敷,恩施遐畅,登生民于衽席,遍中外而尊亲者,百年于兹矣。
3.君贤先生,世代簪缨,在幽州德高望重,袁熙俗务缠身,本该登门求教,却不想让先生屈尊亲临,才得与先生相见。
4.之后康熙在畅春园接见李光地,以九五之尊亲视其毒疮,再赐他鹿尾五条、野鸡十只、海水三罈,继续调养身体。
5.“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6.你可不要忘了,你虽然是圣教护法,但是我却是圣尊亲传弟子。
7.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是天地尊亲师还是要跪的,岳父即亲父。
8.他原以为刁小四少不更事,自己以唐国公世子之尊,亲自出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三下五除二便能搞定。
9.如“人情社会”看重敬老尊亲、光耀门庭等,做事有基于制度的“理性罗盘”,更有源自世故的“文化算盘”。
10.‘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读音:zūn
[zūn]
(1)(名)地位或辈份高:~卑|~亲|~长。
(2)(形)敬重:~敬|~师爱生。
(3)(名)敬辞;旧时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驾|~夫人|~姓大名。
(4)量词:ɑ)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十~大炮。
(5)同‘樽’。
读音:qīn,qìng
[qīn]
[ qīn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 qìng ]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