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
【拼音】:shū zì
【注音】:ㄕㄨㄗˋ
【结构】:书(独体结构)字(上下结构)
【繁体】:書字
词语解释1.文字。2.指书信等。书字[shūzì]⒈文字。⒉指书信等。
基础解释文字。指书信等。
引证解释⒈文字。引清顾炎武《延平使至》诗:“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红楼梦》第一〇八回:“湘云道:‘三姐姐走了,曾有书字回来么?’”
网络解释书字书字,读音:shūzì,汉语词语,指文字。
汉语大词典文字。清顾炎武《延平使至》诗:“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红楼梦》第一○八回:“湘云道:‘三姐姐走了,曾有书字回来么?’”
1.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谙熟、迷恋,使这部诞生于一个“咸与维新”时代的书,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不合时宜的怀旧气息。
2.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彻,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灿若锦绣。
3.周老师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擅长博古论今,上课的时候更是娓娓动听,栩栩如生,还有周老师一笔好字,书写的板书字迹钢劲有力,挥洒自如,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4.部首检字法是辞书、字典最常用的检字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拥有其它检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至今仍没有完全规范化和标准化。
5.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
6.本书字里行间,既透露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蕴,更充溢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为民情怀。
7.本书字里行间,既透露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蕴,更充溢着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为民情怀。
8.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阳刻叫朱文,反之的阴刻则为白文,缪篆为汉魏时期制印常用的篆书字体,以形体匀整、屈曲缠绕具绸缪之意而得名,字体为缪篆,写得古朴严谨,勾画非常端正。马伯庸
9.坊上题字均为翰林单兰亭所书,字体端庄幽雅。
10.四个楷书,字迹端庄,一看就知道书写者当时很恭敬。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