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鼠同穴
【拼音】:niǎo shǔ tóng xué
【注音】:ㄋ一ㄠˇㄕㄨˇㄊㄨㄥˊㄒㄩㄝˊ
【繁体】:鳥鼠同穴
词语解释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鸟鼠同穴[niǎoshǔtóngxué]⒈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
引证解释⒈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引《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渭水出焉。”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鸟鼠同穴》:“‘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谓‘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蔡氏以为怪诞不取。按《甘肃志》:‘凉州之地有兀儿鼠者,形状似鼠,尾若赘疣。有鸟曰本周儿者,形似雀,色灰白,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所谓鸟鼠同穴也。’凉州唐属陇右道,然则孔説非诞。”
网络解释鸟鼠同穴古山名。鸟鼠山又称“鸟鼠同穴”,位于甘肃省渭源县西,是渭河的发源之地。山势险峻,风景秀美,植被良好,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综合释义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渭水出焉。”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鸟鼠同穴》:“‘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谓‘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蔡氏以为怪诞不取。按《甘肃志》:‘凉州之地有兀儿鼠者,形状似鼠,尾若赘疣。有鸟曰本周儿者,形似雀,色灰白,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所谓鸟鼠同穴也。’凉州唐属陇右道,然则孔説非诞。”
汉语大词典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渭水出焉。”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鸟鼠同穴》:“‘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谓‘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蔡氏以为怪诞不取。按《甘肃志》:‘凉州之地有兀儿鼠者,形状似鼠,尾若赘疣。有鸟曰本周儿者,形似雀,色灰白,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所谓鸟鼠同穴也。’凉州唐属陇右道,然则孔说非诞。”
其他释义1.古山名。在甘肃省渭源县西。
1.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读音:niǎo
[niǎo]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读音:shǔ
[shǔ]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xué
[xué]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