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然
【拼音】:yì rán
【注音】:一ˋㄖㄢˊ
【结构】:仡(左右结构)然(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壮勇貌。屹然不动貌。仡然[yìrán]⒈壮勇貌。⒉屹然不动貌。
引证解释⒈壮勇貌。引《公羊传·宣公六年》:“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⒉屹然不动貌。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説……籍(阮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至小厅前,见十餘人仡然庭中,垂手张口,投兵於地,众遂就缚。”
网络解释仡然仡然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壮勇貌。出自《公羊传·宣公六年》。
综合释义壮勇貌。《公羊传·宣公六年》:“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屹然不动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説……籍(阮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至小厅前,见十餘人仡然庭中,垂手张口,投兵於地,众遂就缚。”
其他释义1.壮勇貌。2.屹然不动貌。
读音:yì,gē
[yì]
[ yì ]1. 勇猛雄壮的样子:仡仡(a.壮勇。b.高大)。仡然。仡栗(迅速的样子)。
[ gē ]1. 〔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省。
读音:rán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