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拗
【拼音】:zhí niù
【注音】:ㄓˊㄋ一ㄡˋ
【结构】:直(上下结构)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直抝'。固执﹑倔强。
基础解释亦作/'直抝/',见/'直拗/'。固执﹑倔强。
引证解释⒈亦作“直抝”。固执、倔强。引明朱有燉《香囊怨》第三折:“我女儿性子直拗,累曾劝他留人接客,他不肯听。”李健吾《末一个女人》:“没有法子捉住她,滑得和鱼一样;不过她直拗起来,比老牛还难使唤。”⒉亦作“直抝”。曲直。谓声调起伏有波折。引明王衡《郁轮袍》第三折:“动指儿没些下落,取调儿没些直抝。”
网络解释直拗zhíniù
综合释义亦作“直抝”。固执、倔强。明朱有燉《香囊怨》第三折:“我女儿性子直拗,累曾劝他留人接客,他不肯听。”李健吾《末一个女人》:“没有法子捉住她,滑得和鱼一样;不过她直拗起来,比老牛还难使唤。”亦作“直抝”。曲直。谓声调起伏有波折。明王衡《郁轮袍》第三折:“动指儿没些下落,取调儿没些直抝。”
网友释义zhíniùㄓㄧˊㄋㄧㄨˋ直拗亦作“直抝”。固执、倔强。明朱有炖《香囊怨》第三折:“我女儿性子直拗,累曾劝他留人接客,他不肯听。”李健吾《末一个女人》:“没有法子捉住她,滑得和鱼一样;不过她直拗起来,比老牛还难使唤。”亦作“直抝”。曲直。谓声调起伏有波折。明王衡《郁轮袍》第三折:“动指儿没些下落,取调儿没些直抝。”
其他释义1.亦作'直抝'。2.固执﹑倔强。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ǎo,ào,niù
[niù]
[ ǎo ]1. 弯曲使断,折:竹竿拗断了。
[ ào ]1. 不顺,不顺从:拗口。拗口令。
[ niù ]1. 固执,不驯顺:执拗。拗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