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船
【拼音】:zǐ mǔ chuán
【繁体】:子母船
【拼音】:zǐ mǔ chuán
网友释义载驳船又称“子母船”。是指专门载运货驳的“船舶”。其运输方式是:先将货物装在统一规格的驳船里,以这些驳船为货运单元装到载驳船上,到达中转港后,卸下驳船,再用拖船把成组的驳船拖往内河目的港。载驳船船型基本上和集装箱船相似,上甲板平坦,驾驶台及上层建筑尽量靠向船首,以让出更多甲板面积堆放驳船。载驳船运输的特点是:①可缩短停港时间。②不受港口水深的限制。③不受码头拥挤的影响。④能实现江海联运,20世纪90年代前常见的载驳船为“拉希”型和“西比”型两种,但均已退出营运。较常用的载驳船主要有“拉希”型(LighterAboardShip,缩写为LASH)和“西比”型(Seabee)两种。
辞典修订版一种由母船、子船、母船起重机组成的船。可载七十至一百艘具有动力或变动力设备的子船,转运大量货物。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mǔ
[mǔ]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
读音:chuán
[chuán]
(名)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