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文
【拼音】:fān wén
【注音】:ㄈㄢㄨㄣˊ
【结构】:番(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番文[fānwén]⒈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基础解释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引证解释⒈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阶(徐阶)脆对曰:‘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
网络解释番文番文是一个词语,释义是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综合释义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阶(徐阶)脆对曰:‘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番文[fānwén]
汉语大词典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阶(徐阶)脆对曰:‘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馀本。’”
其他释义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1.这些年,俄罗斯当官的跑场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袍笏登场,虚张声势,揪哪算哪,大做一番文章,混淆视听,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2.那生物呢?生物是什么学问?还有外语,好端端的,学番文做什么?又不是没有舌人?
3.刚才那番文诌诌的话显然是手下人出谋画策的,不过这个年轻的王子还是表露出自己的态度和境况——虽然主张亲近圣龙,但却受到了朝中亲印月派的牵制。
4.据了解,这次展览分为“火洲概貌”、“文书散逸”和“笔墨惊鸿”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方面来展现吐鲁番文书的内容。
5.第二部分谈吐鲁番文书中的地子.
6.据了解,这次展览分为“火洲概貌”、“文书散逸”和“笔墨惊鸿”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方面来展现吐鲁番文书的内容。【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7.这些年,俄罗斯当官的跑场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袍笏登场,虚张声势,揪哪算哪,大做一番文章,混淆视听,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43489/番文造句)
读音:fān,pān
[fān]
[ fān ]1.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2.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4. 倍:产量翻了二番。
[ pān ]1. 〔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