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象
【拼音】:miào xiàng
【结构】:庙(半包围结构)象(独体结构)
【繁体】:廟象
词语解释1.亦作'庙象'。2.庙中神像。庙象[miàoxiàng]⒈见“庙像”。
引证解释⒈见“庙像”。
汉语大词典见“庙像”。《汉语大词典》:庙像(庙像) 拼音:miàoxiàng亦作“庙象”。庙中神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子安仰澄芬于万古,赞清徽于庙像。”《宋书·礼志四》:“﹝诸葛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庙象阙而莫立,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也。”清袁枚《随园随笔·庙像不始于佛家》:“文翁守蜀,造讲堂作石室……中有孔子坐像,其坐歛蹠向后屈膝,当前七十二弟子侍于两旁,此后世庙像之始也。”
读音:miào
[miào]
(1)(名)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家~。
(2)(名)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土地~|孔~。
(3)(名)庙会:赶~。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