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涤
【拼音】:huàn dí
【注音】:ㄏㄨㄢˋㄉ一ˊ
【结构】:浣(左右结构)涤(左右结构)
【简体】:浣涤
【繁体】:浣滌
词语解释1.亦作'澣涤'。2.洗涤。
基础解释亦作/'澣涤/'。洗涤。
引证解释⒈亦作“澣涤”。洗涤。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妇得齿贱获,执澣涤之事幸矣,况敢污家乎!”清刘大櫆《胡孝子传》:“至夜必归,归则取母中裙秽污,自浣涤之。”
网络解释浣涤浣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ndí,亦作“澣涤”。洗涤。
综合释义亦作“澣涤”。洗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妇得齿贱获,执澣涤之事幸矣,况敢污家乎!”清刘大櫆《胡孝子传》:“至夜必归,归则取母中裙秽污,自浣涤之。”浣涤[huàndí]洗涤。《史记.卷一零三.万石君传》:「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
汉语大词典亦作“浣涤”。洗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妇得齿贱获,执浣涤之事幸矣,况敢污家乎!”清刘大櫆《胡孝子传》:“至夜必归,归则取母中裙秽污,自浣涤之。”
国语辞典洗涤。
辞典修订版洗涤。《史记.卷一零三.万石君传》:「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
1.如三月三,是上巳,要修禊,去水边浣涤秽气。
读音:huàn
[huàn]
(1)(动)洗;洗涤。
(2)(名)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读音:dí
[dí]
(动)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