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
【拼音】:chāo piào
【注音】:ㄔㄠㄆ一ㄠˋ
【词性】:名词。
【结构】:钞(左右结构)票(上下结构)
【简体】:钞票
【繁体】:鈔票
词语解释钞票chāopiào。(1)纸制货币。钞票[chāopiào]⒈纸制货币。英papermoney;bill;bank-note;
基础解释纸币的俗称。
引证解释⒈纸币;钱的通称。引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军兴以来,行钞票,铸大钱。”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罢捐输釐金、钞票、官钱之法,而专务田赋。”老舍《茶馆》第一幕:“谁要钞票?要现大洋!”曹禺《日出》第二幕:“他有的是钞票,他爱花这样的钱。”
网络解释钞票(纸币)钞票是我国人民对银行券和政府纸币的俗称。中国历史上将纸币称为“钞”,始于金贞元二年(1154年)发行的“交钞”。“交钞”亦称“钞引”,用纸印制。票面1贯至10贯的叫“大钞”,100文至700文的叫“小钞”,与铸币同时使用。185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两者合称“票钞”或“钞票”。后人以“钞票”泛指纸币和银行券。
汉语大词典纸币;钱的通称。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军兴以来,行钞票,铸大钱。”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罢捐输釐金、钞票、官钱之法,而专务田赋。”老舍《茶馆》第一幕:“谁要钞票?要现大洋!”曹禺《日出》第二幕:“他有的是钞票,他爱花这样的钱。”
国语辞典纸币。钞票[chāopiào]⒈纸币。引《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西洋人喜的眉开眼笑,打开皮包,取出一大把钞票送他。」
辞典修订版纸币。《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西洋人喜的眉开眼笑,打开皮包,取出一大把钞票送他。」
辞典简编版纸币。 【造句】妈妈从皮包里取出一叠钞票来付款。
英语overissuebank notesbillwadbig onefive-spotpaper moneybank note
法语billet de banque、papiermonnaie
其他释义1.纸币﹔钱的通称。
1.原来为了美,像婆婆这么大年纪的人都不怕染发剂对人的伤害。就可想而之,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美不惜花大把大把的钞票,还要承受身体的伤痛去整形美容。就可以理解了,真的,美!是不分年龄的
2.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给你。
3.平安夜里送心愿,所有愿望会实现,愿你的家庭美团圆,愿你的事业辉煌展,愿你的爱情比蜜甜,愿你的生活幸福伴,愿你的钞票数不完,愿你的好运一串串,祈愿大家平平安安,快乐永远。
4.希望二零零三年朋友顺着你,汽车让着你烦恼远离你,钞票贴着你,客户由着你,拿钱随便你,爱情找上你。
5.看见大叠大叠的钞票,他不禁心旌摇摇。
6.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你开始关心数钞票,胜于做好广告及服务客户时,很快的,你就会发现没有多少钞票可数。
7.我的妻子手里挥舞着一大捆钞票,兴高采烈的迎接我。
8.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9.真心不如红钞票,感情只是性的需要。
10.愚人节到,高明的骗金骗银骗钞票,浪漫的骗情骗爱骗拥抱,傻气的骗骗小狗逗逗鸟,弱智的上当还在笑,呆头呆脑的看着短信说:哇塞,我可要小心!
读音:piào
[piào]
1. 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
2. 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
3. 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