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穴
【拼音】:xī xué
【注音】:ㄒ一ㄒㄩㄝˊ
【结构】:鼷(左右结构)穴(上下结构)
【简体】:鼷穴
【繁体】:鼷穴
词语解释鼷鼠的窝。比喻小孔。鼷穴[xīxué]⒈鼷鼠的窝。比喻小孔。
引证解释⒈鼷鼠的窝。比喻小孔。引《淮南子·人间训》:“夫爝火在縹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
网络解释鼷穴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参见该条。
综合释义鼷鼠的窝。比喻小孔。《淮南子·人间训》:“夫爝火在縹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鼷穴[xīxué]鼷鼠所栖息的洞穴。后用以指小孔。《淮南子.人间》:「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有塞也。」
汉语大词典鼷鼠的窝。比喻小孔。《淮南子·人间训》:“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
国语辞典鼷鼠所栖息的洞穴。后用以指小孔。鼷穴[xīxuè]⒈鼷鼠所栖息的洞穴。后用以指小孔。引《淮南子·人间》:「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有塞也。」
辞典修订版鼷鼠所栖息的洞穴。后用以指小孔。《淮南子.人间》:「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有塞也。」
其他释义1.鼷鼠的窝。比喻小孔。
读音:xī
[xī]
(名)鼷鼠;小家鼠。
读音:xué
[xué]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