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鈚
【拼音】:jīn pī
【注音】:ㄐ一ㄣㄆ一
【结构】:金(上下结构)鈚(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金錍'。亦作'金篦'。2.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3.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4.弹筝用的金属刮板。金鈚[jīnpī]⒈同“金鎞”。
基础解释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弹筝用的金属刮板。
引证解释⒈同“金鎞”。引元白贲《新水令》套曲:“冷清清寂寞在香闺,闷懨懨瀟洒在罗幃。画苔墙划短金鈚,尚未得回归。”
综合释义同“金鎞”。元白贲《新水令》套曲:“冷清清寂寞在香闺,闷懨懨瀟洒在罗幃。画苔墙划短金鈚,尚未得回归。”金鈚[jīnpī]梳发。唐寒山《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三国志平话》卷中:“夫人将过带,见一红绒头,用金錍儿挑之,上有诏书。”明陆采《明珠记·会内》:“羞将白发金篦拢,闷把菱花照病容。”
汉语大词典同“金鎞”。元白贲《新水令》套曲:“冷清清寂寞在香闺,闷恹恹潇洒在罗帏。画苔墙划短金鈚,尚未得回归。”
其他释义1.同'金鎞'。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pī
[pī]
1.一种较宽较薄的箭头:“长~逐狡兔。”
2.铁。
3.犁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