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幕
【拼音】:lián mù
【注音】:ㄌ一ㄢˊㄇㄨˋ
【结构】:莲(上下结构)幕(上下结构)
【简体】:莲幕
【繁体】:蓮幕
词语解释《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基础解释称幕府为/'莲幕/'。
引证解释⒈《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引庾景行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宋陆游《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石渠郎。”
网络解释莲幕莲幕是汉语词汇,拼音liánmù,释义:指俭府,典源:《南史》卷四十九。
综合释义《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宋陆游《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石渠郎。”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网友释义莲幕是汉语词汇,拼音liánmù,指俭府。
汉语大词典《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宋陆游《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石渠郎。”
国语辞典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其他释义1.《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读音:lián
[lián]
(名)草木植物;坐在浅水中;花淡红或白色。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qú)。
读音:mù
[mù]
(1)(名)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帐~|夜~。
(2)(名)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供演戏或放映电影用):开~|闭~。
(3)(名)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府|~僚。
(4)(量)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