硰石
【拼音】:shā shí
【注音】:ㄕㄚㄕˊ
【结构】:硰(上下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硰石[shāshí]⒈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
引证解释⒈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引《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击韩信军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张守节正义:“在楼烦县西北。”
网络解释硰石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击韩信军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张守节正义:“在楼烦县西北。”
汉语大词典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张守节正义:“在楼烦县西北。”
其他释义1.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
读音:shā
[shā]
〔~石〕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宁武县境。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