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
【拼音】:qǔ diào
【注音】:ㄑㄨˇㄉ一ㄠˋ
【词性】:名词。
【结构】:曲(独体结构)调(左右结构)
【简体】:曲调
【繁体】:曲調
词语解释指歌曲。歌曲或戏曲的调子。曲调[qǔdiào]⒈指歌曲。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基础解释(名)戏曲或歌曲的调子:~优雅。
引证解释⒈指歌曲。引晋陶潜《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艷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⒉歌曲或戏曲的调子。引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明陶宗仪《辍耕录·杂剧曲名》:“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吴伯箫《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网络解释曲调音乐的首要要素。是歌唱性的、能够表达一定乐思的或主要的旋律的统称。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和谐运动。
综合释义指歌曲。晋陶潜《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艷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歌曲或戏曲的调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明陶宗仪《辍耕录·杂剧曲名》:“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吴伯箫《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汉语大词典(1).指歌曲。晋陶潜《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明陶宗仪《辍耕录·杂剧曲名》:“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吴伯箫《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国语辞典有组织进行的乐音。曲调[qǔdiào]⒈有组织进行的乐音。引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辞典修订版有组织进行的乐音。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辞典简编版乐曲的调子。 【造句】这首歌的曲调婉转,演奏起来一定动听。
英语tunebendingmelodysoundairmodelyragacatchy
法语air de chanson、mélodie
其他释义1.指歌曲。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1.只要身在天尊,你就可以听着悠扬的曲调,享受仙侠般的生活。
2.我的青春如同一首旋律般,充满酸甜苦辣的曲调,有着令人难忘的回忆。
3.是的,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曲调是撩拨感情之弦的阵阵和风。她又是叩击感觉门扉的纤纤素手。她唤醒记忆,这记忆便将曾对其发生过影响的种种往事追寻,再现。
4.像夏日一样热情奔放,像夏日一样激动人心,像夏日一样编写着灵动而充满节奏韵律的曲调。
5.一首歌,一段情,一生回忆。漫步在窗前的那棵老橡树下。哀伤的曲调,忧伤的音符,如流水般从耳旁流淌着,跳动的旋律演绎着确是另一般生命的悲欢与离合。记得,还记得,那原本熟悉却早已陌生了的人;记得,还记得,那原来铭记却早已被尘封了的事。
6.建议你多听听五月天的歌,会有一种很窝心的力量。任何心情在他们那里都能找到适合你的曲调。
7.这首歌曲歌词细腻,曲调优美,深受大众喜爱。
8.曲调的话大意是对的,但严格开说不行,这中间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9.事过境迁,物是人非,那些破碎的曲调遗落在纷乱的雨声中。我却忽然看见那张稚嫩的忧伤的脸。
10.这支歌,曲调活泼明快,人人爱听爱唱。
读音:qū,qǔ
[qǔ]
[ qū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 qǔ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