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角纸
【拼音】:téng jiǎo zhǐ
【注音】:ㄊㄥˊㄐ一ㄠˇㄓˇ
【结构】:藤(上下结构)角(上下结构)纸(左右结构)
【繁体】:藤角紙
词语解释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
基础解释见/'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
引证解释⒈见“藤纸”。
汉语大词典见“藤纸”。《汉语大词典》:藤纸(藤纸) 拼音:téngzhǐ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唐李肇《翰林志》:“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诏,用白藤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宋欧阳修《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宋梅尧臣《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诗:“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似珊瑚。”亦称“藤角纸”。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范宁令属官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藤角纸即藤纸。”
其他释义1.见'藤纸'。
读音:téng
[téng]
(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有的可以编制箱子、椅子等:~椅|~条。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 jué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
读音:zhǐ
[zhǐ]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