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断
【拼音】:yán duàn
【注音】:一ㄢˊㄉㄨㄢˋ
【结构】:严(独体结构)断(左右结构)
【繁体】:嚴斷
词语解释1.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2.严厉禁止。3.谓决断严明。严断[yánduàn]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⒉严厉禁止。⒊谓决断严明。
基础解释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严厉禁止。3.谓决断严明。
引证解释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引《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引《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引《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网络解释严断yánduàn
综合释义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网友释义yánduàn(严断)1.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2.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3.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汉语大词典(1).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2).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3).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于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1.城贼围困已久,计不久亦可攻克,惟严断文报是第一要义,弟当以身先之,家中四宅平安,余身体不适,初二日住白玉堂,夜不成寐。
2.这伙歹人本就对叶青义正词严断然拒绝和在他们面前点烟的神态极为愤怒,现一听司机小冯的诘问,便一个个火冒三尺,恼羞成怒。(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3.这伙歹人本就对叶青义正词严断然拒绝和在他们面前点烟的神态极为愤怒,现一听司机小冯的诘问,便一个个火冒三尺,恼羞成怒。(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32076/造句)
读音:yán
[yán]
(1)(形)严密;紧密:~紧|戒~|谨~。
(2)(形)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坦白从宽;抗拒从~。
(3)(形)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名)指父亲:家~。
(5)姓。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