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菑
【拼音】:dōng zī
【结构】:东(独体结构)菑(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泛指田园。
网络解释东菑东菑:汉语词语
释义泛指田园
综合释义泛指田园。南朝梁沉约《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唐储光羲《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唐李华《杂诗》之四:“未闻东菑稼,一气嘉穀成。”东菑[dōngzī]
汉语大词典泛指田园。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唐储光羲《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唐李华《杂诗》之四:“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zī,zì,zāi
[zī]
[ zī ]1. 初耕的田地。
2.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 姓。
[ zì ]1.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 矮墙。
5. 剖析。
[ zāi ]1.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