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善黜恶
【拼音】:qiān shàn chù è
【注音】:ㄑ一ㄢㄕㄢˋㄔㄨˋㄜˋ
【词性】:成语。
【繁体】:遷善黜惡
词语解释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迁善黜恶[qiānshànchùè]⒈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引证解释⒈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引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亦作“迁善去恶”。清冯桂芬《<窥天镜>序》:“五经四子书,皆劝善书也,亦间及果报,《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徵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⒈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引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亦作“迁善去恶”。清冯桂芬《<窥天镜>序》:“五经四子书,皆劝善书也,亦间及果报,《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徵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成语解释迁善黜恶
网友释义迁善黜恶,拼音qiānshànchùè,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汉语大词典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亦作“迁善去恶”。清冯桂芬《〈窥天镜〉序》:“五经四子书,皆劝善书也,亦间及果报,《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徵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近义词 迁善去恶
读音:qiān
[qiān]
1. 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迁居。迁移。迁徙。
2. 变动,转变:变迁。迁就(改变自己的意见,凑合别人)。迁延(拖延)。迁怒。事过境迁。
3. 贬谪,放逐:迁谪(贬官远地)。迁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4.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读音:shàn
[shàn]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
读音:chù
[chù]
(动)罢免、革除:罢~。
读音:è,wù,ě,wū
[è]
[ è ]1.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2.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 wù ]1. 讨厌,憎恨,与“好(
[ ě ] )”相对:可恶。厌恶。好( )恶。1.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2. (噁)
[ wū ]1.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