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蓝
【拼音】:kè lái yīn lán
网友释义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KleinBlue),是深蓝颜色,蓝色系之一,因被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Klein)新现实主义者混合而成和首先得到专利而得名。亦称宝蓝色。50年前,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Klein)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样大小、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从此,这种色彩被正式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KleinBlue,简称IKB)。
读音:kè
[k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读音:lái
[lái]
(名)萝卜。
读音:yīn
[yīn]
(1)(动)〈书〉沿袭:~循。
(2)(介)〈书〉凭借;根据:~势利导|~陋就简|~地制宜|~人成事。
(3)(名)原因(跟‘果’相对):~由|事出有~|前~后果。
(4)(连)因为:~病请假|会议~故改期。
读音:lán
[lán]
(1)另见〔苤蓝〕(piě·lɑ)。
(2)(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蔚~。
(3)(名)蓼蓝。
(4)(名)(L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