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
【拼音】:běn chū
【注音】:ㄅㄣˇㄔㄨ
【结构】:本(独体结构)初(左右结构)
【简体】:本初
【繁体】:本初
词语解释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本初[běnchū]⒈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
引证解释⒈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引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清魏源《偶然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七:“去国日以远,本初日以还。”
网络解释本初(汉语词语)根本,基本,初始,如: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综合释义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清魏源《偶然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七:“去国日以远,本初日以还。”本初[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汉朝质帝的年号(公元@@@@@)。]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汉朝质帝的年号(公元@@@@@)。
网友释义根本,基本,初始。如: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汉语大词典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彼品物,威加海隅。”清魏源《偶然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七:“去国日以远,本初日以还。”
国语辞典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本初[běnchū]⒈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⒉汉朝质帝的年号(西元146)。
辞典修订版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汉朝质帝的年号(公元146)。
英语prime meridianbasis meridianthe first meridian
其他释义1.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
近义词 原始
1.听见鸣锣喝道声,孙本初心里竟有些发慌,有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2.经度值都表明,角之间的距离本初子午线和分东方或西方的它在地球表面。
3.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
4.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5.运用微积分的方法,对基本初等函数的若干特征性质进行了证明。从而给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等价表征。
6.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用人而疑人,不懂用人之道,实非明主,郭兄弃之,却是先见。
7.想到这里,袁术有点热血沸腾,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袁术刚愎自用、骄奢淫逸,袁本初多谋少断、外宽内忌都成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垫脚石。
8.他不收孙本初的礼,自己有所馈赠却有一番说词,他送的是家备的良药,紫金锭、诸葛行军散,还有种金色而形状象耗子矢似的东西,即名为“老鼠矢”。
9.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听见自己本初的愿望。
10.袁本初计穷力尽,何不想着早早投降呢,非得让我把刀架到你脖子的时候,后悔就完了啊!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chū
[chū]
(1)(形)开始的;开始的部分。
(2)(形)第一个:~伏。
(3)(形)第一次:~来。
(4)(形)最低的(等级):~级。
(5)(形)原来的:~愿。
(6)(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