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赋
【拼音】:qiū fù
【注音】:ㄑ一ㄡㄈㄨˋ
【结构】:秋(左右结构)赋(左右结构)
【繁体】:秋賦
词语解释1.犹秋贡。2.金学孟先生所著散文诗。3.韩仕伟所著诗集。秋赋[qiūfù]⒈犹秋贡。
引证解释⒈犹秋贡。参见“秋贡”。引唐姚合《题永城驿》诗:“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令狐文公镇三峯,时及秋赋,特置五场试。”《宋史·选举志一》:“詔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康祺举浙江乡试,亡弟中书君清瑞,及同祖弟寿祚,同高祖弟賡年、守澜亦于是科同登秋赋。”
网络解释秋赋秋赋:金学孟先生所著散文诗
综合释义犹秋贡。唐姚合《题永城驿》诗:“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令狐文公镇三峯,时及秋赋,特置五场试。”《宋史·选举志一》:“詔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康祺举浙江乡试,亡弟中书君清瑞,及同祖弟寿祚,同高祖弟賡年、守澜亦于是科同登秋赋。”参见“秋贡”。
汉语大词典犹秋贡。唐姚合《题永城驿》诗:“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令狐文公镇三峰,时及秋赋,特置五场试。”《宋史·选举志一》:“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康祺举浙江乡试,亡弟中书君清瑞,及同祖弟寿祚,同高祖弟赓年、守澜亦于是科同登秋赋。”参见“秋贡”。《汉语大词典》:秋贡(秋贡) 拼音:qiūgòng(1).秋季进贡。唐皮日休《惜义鸟》:“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2).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称。唐喻凫《送友人下第归宁》诗:“旋应赴秋贡,讵得久承欢。”《宋史·选举志二》:“旧制,秋贡春试,皆置别头场,以待举人之避亲者。”
其他释义1.犹秋贡。
1.我爱这秋,爱这秋赋予花草的宁静,爱这秋赋予学校的魅力。更爱这历史悠久,博学,神圣的魅力校园。我会珍惜在这学校的所有时光,享受这学校的博学。
2.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3.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www.chazidian.com/zj-162399/造句网】
读音:qiū
[qiū]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读音:fù
[fù]
(1)(动)(上对下)交给:~予。
(2)(名)旧指田地税:田~|~税。
(3)(名)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4)(动)做(诗、词):~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