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终
【拼音】:wǎn jié bù zhōng
【注音】:ㄨㄢˇㄐ一ㄝˊㄅㄨˋㄓㄨㄥ
【词性】:成语。
【简体】:晚节不终
【繁体】:晚節不終
词语解释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晚节不终[wǎnjiébùzhōng]⒈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
基础解释晚节:晚年的节操。终:指保持到最后。指到了晚年丧失了从前一直保持的节操。
引证解释⒈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引《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諡忠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云贵总督杨应璩,字秋水,有贤名。入相后以缅甸僨事,致晚节不终。”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综合释义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汉语大词典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云贵总督杨应璩,字秋水,有贤名。入相后以缅甸偾事,致晚节不终。”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国语辞典到了晚年,失去原有的节操。晚节不终[wǎnjiébùzhōng]⒈到了晚年,失去原有的节操。引《东周列国志·第九一回》:「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复。」成语解释晚节不终
辞典修订版到了晚年,失去原有的节操。《东周列国志.第九一回》:「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到了晚年,失去原有的节操。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一回: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出处《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其他释义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近义词 晚节不保
1.他们由张春桥及某顾问亲自出马,胡说什么李大钊“晚节不终”、是叛徒等等。
2.“文革”中的郭沫若“没有野心而只有忠心,要说私心就是力求自保,不要蒙上‘晚节不终’的恶名”。(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3.“文革”中的郭沫若“没有野心而只有忠心,要说私心就是力求自保,不要蒙上‘晚节不终’的恶名”。【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晚节不终造句】
4.“文革”中的郭沫若“没有野心而只有忠心,要说私心就是力求自保,不要蒙上‘晚节不终’的恶名”。(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47125/)
5.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读音:wǎn
[wǎn]
(1)(名)晚上:夜~。
(2)(副)时间靠后的:~餐|~场。
(3)(副)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冬|~婚。
(4)(副)后来的:~霜。
(5)(名)旧时后辈对前辈自称(用于书信):~辈。
(6)姓。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zhōng
[zhōng]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
(2)(名)指人死:临~。
(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
(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