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
【拼音】:lì jīng tú zhì
【注音】:ㄌ一ˋㄐ一ㄥㄊㄨˊㄓ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励精图治
【繁体】:勵精圖治
词语解释同“励精求治”。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⒈同“励精求治”。
基础解释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好。[近]发愤图强。[反]得过且过。
引证解释⒈同“励精求治”。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明史·杨士奇传》:“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冰心《三寄小读者》九:“这对于现在我国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的大好形势,是极不相宜的。”
综合释义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网友释义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谋求,设法;治:治理。意思是形容一个国家的皇帝或者领导者振奋精神,竭尽全力想治理好国家。同时还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的精神品质和实际行动。
国语辞典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也作「厉精图治」。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⒈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也作「厉精图治」。引《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反纵逸酣嬉成语解释励精图治
辞典简编版振奋精神,谋求治好国家或设法做好事业。 【造句】在董事长励精图治之下,公司营运状况由亏转盈,渐见起色。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亦作厉精图治。
典故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去。他没有儿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建议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对魏相极度怨恨和恐惧,便假借太后命令,准备先杀魏相,然后废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从此以后,汉宣帝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还降低盐价,提倡节约,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领着百官尽职,很符合汉宣帝的心意。汉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终于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出处《宋史·神宗纪赞》:“厉(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其他释义砺: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1.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这哪里是一位亡国之君?这分明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啊。
2.遥想当年仙帝的励精图治,我等之人是何等的激昂慷慨。
3.立党为公唯则,大公无私唯贤,坚韧不移破难,百折不挠务实,励精图治思进,兼收并蓄谋新,铮铮傲骨做人,千锤百炼成金。
4.本朝初年,皇帝创业伊始,励精图治,在早朝之外还有午朝和晚朝,规定政府各部有一百八十余种种事件必须面奏皇帝。
5.想我大周自高祖皇帝吊民伐罪代燕而立,历代君王无不励精图治、雄霸一时。
6.胸怀宽广,百川归海;和谐文明,百花齐放;诚实守信,百无一失;修身律己,百炼成钢;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德高品尚,百世流芳!
7.国家在危难时,先辈们励精图治,终于建立了新中国,而作为下一代接班人的我们,更要发奋图强,再接再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
8.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集团往往派些钦差大臣作为他们励精图治的标榜。
9.花千树就任帮主以来励精图治,丐帮日益兴旺发达,已同武林中公认的泰山北斗少林和武当并驾齐驱。
10.宋朝自太祖皇帝开基创业以来,文臣武将辈出,励精图治,致使江山一统,国力日盛,边疆外族不敢轻举妄动。
读音:lì
[lì]
(1)(动)劝勉:勉~|鼓~|奖~。
(2)(Lì)姓。
读音:jīng
[jīng]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读音:tú
[tú]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读音:zhì
[zhì]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