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令
【拼音】:yìng lìng
【注音】:一ㄥˋㄌ一ㄥˋ
【结构】:应(半包围结构)令(上下结构)
【繁体】:應令
词语解释1.响应诏令。2.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浚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应令[yìnglìng]⒈响应诏令。⒉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浚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基础解释响应诏令。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引证解释⒈响应诏令。引《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⒉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濬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网络解释应令应令,拼音yìnglìng,是指响应诏令,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汉语大词典(1).响应诏令。《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2).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浚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1.切尔西先拔头筹时,加拉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
2.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3.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著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4.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着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5.在律例的官方注释中特别指出,凡是私习天文已成者,不准自首,更不能“听在民间”,在杖刑过后,应令其充当官方的天文生,将其纳入体制的轨道内。
6.厄普顿在周二的声明中称,中国的反应令人遗憾,会导致失去许多机会。
7.1974年,英国媒体报道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令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
8.中国股市的下挫对其他市场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令市场忧虑资产价格劲扬已大大超越经济基本面和不景气的公司营收前景.
9.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着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10.切尔西先拔头筹时,加拉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91018/)
读音:yīng,yìng
[yìng]
[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