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
【拼音】:yáng jiā lǐng
【注音】:一ㄤˊㄐ一ㄚㄌ一ㄥˇ
【结构】:杨(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岭(左右结构)
【繁体】:楊家嶺
词语解释地名。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杨家岭[yángjiālǐng]⒈地名。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
引证解释⒈地名。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引贺敬之《放歌集·回延安》:“杨家岭的红旗呵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杨家岭,这个黄土群山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峁,从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是全国人民仰望的政治中心,是领导全国抗日战争的真正的总司令部。”
网络解释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汉语大词典地名。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贺敬之《放歌集·回延安》:“杨家岭的红旗呵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杨家岭,这个黄土群山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峁,从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是全国人民仰望的政治中心,是领导全国抗日战争的真正的总司令部。”
其他释义1.地名。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
1.据悉,此次延安革命旧址景区公厕建设工程,涉及枣园、杨家岭、清凉山、西北局、桥儿沟、南泥湾革命旧址和延安新闻纪念馆。
2.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3.我们早饭后从桥儿沟动身,走了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杨家岭。
4.结合杨家岭溢洪道闸墩实际工程,对以温度控制指标为主的闸墩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5.杨家岭毛曾经住过5年的窑洞一直得到良好的保修。
6.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杨家岭。
7.我们早饭后从桥儿沟(当时的鲁迅艺术学院所在地)动身,走了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杨家岭。
8.10天里,他们的足迹遍及杨家岭、枣园、桥儿沟、宜川、安塞、延川、榆林,重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旧地、深入基层采风。
9.共产党领导人住在延安周围4个不同的地点,其中最著名的是杨家岭。
10.结合杨家岭溢洪道闸墩实际工程,对以温度控制指标为主的闸墩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www.chazidian.com/zj-181827/杨家岭造句)
读音:yáng
[yáng]
(1)(名)杨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
(2)(名)(Yánɡ)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lǐng
[lǐng]
1.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一道~。崇山峻~。翻山越~。
2.高大的山脉:南~。秦~。大兴安~。
3.专指大庾岭等五岭:~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