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阑珊
【拼音】:yuè sè lán shān
词语解释月光稀疏,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基础解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叶圣陶·《逃难》:“李太太~,眼光回到学生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
读音:yuè
[yuè]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读音:shān
[shān]
(名)〔珊瑚〕(…hú)许多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胳聚集而成的东西;形状像树枝等;可供玩赏;也可以做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