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神理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神理

神理

【拼音】:shén lǐ

【注音】:ㄕㄣˊㄌ一ˇ

【结构】:神(左右结构)理(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精神理致;旨意理路。灵魂。神理[shénlǐ]⒈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⒉精神理致;旨意理路。⒊灵魂。

引证解释⒈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引《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李善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李善注:“神理,犹神道也。”宋范成大《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⒉精神理致;旨意理路。引《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每餉山涛”刘孝标注引《谢车骑家传》:“玄(谢玄)字幼度,镇西奕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⒊灵魂。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戴公见林法师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唐白居易《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网络解释神理(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

综合释义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李善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李善注:“神理,犹神道也。”宋范成大《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每餉山涛”刘孝标注引《谢车骑家传》:“玄(谢玄)字幼度,镇西奕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灵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戴公见林法师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唐白居易《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神理[shénlǐ]灵魂。

汉语大词典(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李善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李善注:“神理,犹神道也。”宋范成大《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绝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每饷山涛”刘孝标注引《谢车骑家传》:“玄(谢玄)字幼度,镇西奕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3).灵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戴公见林法师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唐白居易《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于尔床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其他释义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3.灵魂。

神理造句更多 >>

1.语淡而意厚,蔼然仁者之心,真得三百篇神理者。

2.此外,内关穴还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对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心悸、胸闷、胸痛有缓解作用,点穴时用指甲反复用力掐按。

3.伊凡诺夫把酒神理论改造得具有了宗教色彩和集体价值。

4.我们的时代需要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理应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5.严几道“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意谓对原著读得滚瓜烂熟,直至深明作者用意,才以他独特的雅典文辞、雕琢骈丽笔法译出。

6.自己看看嫌其肤廓浮泛,不像题目神理,重复用心删节改削,炼成一首,以为尽善尽美,毫发无憾的了。

7.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8.揭示了科学精神的内容,即主要包括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9.背叛有时候很简单,一句话,一个眼神,理由也会很多,骨子里却往往是因为嫉妒,嫉妒是地狱里的花朵,在人心里烧灼,只因为,求不得。彭柳蓉 

10.走向新世纪的形神理论能够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理论建设的可用资源,将是本文的最终期待。

字义分解

读音:shén

[shén]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神理相关成语

神理相关词语

关于神理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深情底理

下一个:生理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