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法
【拼音】:wú shàng fǎ
【注音】:ㄨˊㄕㄤˋㄈㄚˇ
【结构】:无(独体结构)上(独体结构)法(左右结构)
【繁体】:無上法
词语解释1.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盘。无上法[wúshàngfǎ]⒈佛教语。指?盘。谓一切法中无过涅盘。
基础解释佛教语。指?盘。谓一切法中无过涅盘。
引证解释⒈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引《智度论》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湼槃,是故知无法胜湼槃者……湼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於旷刧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网络解释无上法无上法是佛教语,出自《智度论》卷五五,释义为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
汉语大词典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智度论》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涅槃,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涅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于旷劫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其他释义1.佛教语。指?盘。谓一切法中无过涅盘。
1.一个平凡的少年刘炎,从小在家庭的影响下一直拜关羽,在天地变色的一天,关圣显灵,交给他无上法决,开始历练。
2.大圣精通无上法门,统御诸天,引领乾坤,伏手之间可移山,举足之时可渡海,其力量顷刻间便可毁天灭地,十分可怕。(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3.大圣精通无上法门,统御诸天,引领乾坤,伏手之间可移山,举足之时可渡海,其力量顷刻间便可毁天灭地,十分可怕。[https://www.chazidian.com/zj-143331/查字典造句]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