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举
【拼音】:dàn jǔ
【注音】:ㄉㄢˋㄐㄨˇ
【结构】:弹(左右结构)举(上下结构)
【繁体】:彈舉
词语解释1.弹劾检举。弹举[dànjǔ]⒈弹劾检举。
基础解释弹劾检举。
引证解释⒈弹劾检举。引《南史·萧思话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旧唐书·刘洎传》:“左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迴避。”
网络解释弹举弹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njǔ,是指弹劾检举。
综合释义弹劾检举。《南史·萧思话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旧唐书·刘洎传》:“左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迴避。”
汉语大词典弹劾检举。《南史·萧思话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旧唐书·刘洎传》:“左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
读音:dàn,tán
[dàn]
[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