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衣
【拼音】:bì yī
【注音】:ㄅ一ˋ一
【结构】:薜(上下结构)衣(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薜荔衣'的简称。
基础解释/'薜荔衣/'的简称。
引证解释⒈“薜荔衣”的简称。参见“薜荔衣”。引唐沉佺期《入少密溪》诗:“自言避喧不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元王逢《赠穷独叟》诗:“薜衣带胡绳,三年限朝仪。”明唐顺之《赠江阴陈君》诗:“身着薜衣称隐吏,园多橘树比封君。”
网络解释薜衣薜衣,是汉语词汇,“薜荔衣”的简称。
综合释义“薜荔衣”的简称。唐沉佺期《入少密溪》诗:“自言避喧不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元王逢《赠穷独叟》诗:“薜衣带胡绳,三年限朝仪。”明唐顺之《赠江阴陈君》诗:“身着薜衣称隐吏,园多橘树比封君。”参见“薜荔衣”。
汉语大词典“薜荔衣”的简称。唐沈佺期《入少密溪》诗:“自言避喧不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元王逢《赠穷独叟》诗:“薜衣带胡绳,三年限朝仪。”明唐顺之《赠江阴陈君》诗:“身着薜衣称隐吏,园多橘树比封君。”参见“薜荔衣”。《汉语大词典》:薜荔衣 拼音:bìlìyī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饰,后借以称隐士的服装。唐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诗:“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唐白居易《重题》诗:“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清曹寅《小游仙》诗之十三:“黄海仙人薜荔衣,斑龙偷跨迹如飞。”
其他释义1.'薜荔衣'的简称。
读音:bì
[bì]
(名)薜荔;木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卵形。果实球形;可做凉粉。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