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剂法
【拼音】:zhì jì fǎ
【注音】:ㄓˋㄐ一ˋㄈㄚˇ
【结构】:质(半包围结构)剂(左右结构)法(左右结构)
【繁体】:質劑法
词语解释有关票据﹑证券(包括交子)发行和流通的法规。质剂法[zhìjìfǎ]⒈有关票据、证券(包括交子)发行和流通的法规。
引证解释⒈有关票据、证券(包括交子)发行和流通的法规。参阅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宋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引宋戴埴《鼠璞·楮券源流》:“张咏镇蜀,患铁钱之重,设质剂法,一交一緡,以三年为界。使富民十六户主之,资产寖耗不能即偿。”
综合释义有关票据、证券(包括交子)发行和流通的法规。宋戴埴《鼠璞·楮券源流》:“张咏镇蜀,患铁钱之重,设质剂法,一交一緡,以三年为界。使富民十六户主之,资产寖耗不能即偿。”参阅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宋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有关票据、证券发行和流通的法规。宋戴埴《鼠璞·楮券源流》:“张咏镇蜀,患铁钱之重,设质剂法,一交一緡,以三年为界。使富民十六户主之,资产寖耗不能即偿。”参阅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宋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其他释义1.有关票据﹑证券(包括交子)发行和流通的法规。
读音:zhì
[zhì]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读音:jì
[jì]
(1)(名)药剂;制剂:针~|麻醉~。
(2)(名)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冷冻~。
(3)(量)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
(4)(名)(~儿)剂子:面~儿。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