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良
【拼音】:dí què liáng
【注音】:ㄉ一ˊㄑㄩㄝˋㄌ一ㄤˊ
【词性】:名词。
【结构】:的(左右结构)确(左右结构)良(上下结构)
【繁体】:的確良
词语解释的确良díquèliáng。(1)见“涤纶”。的确良[díquèliáng]⒈见“涤纶”英dacron,terylene;
基础解释见“涤纶”,被制成长丝状和纤维状的聚酯纤维,弹性大为其特征,常与其他种类的纤维(如羊毛)混纺,可制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渔网、绳索等。
引证解释⒈英语dacron的音译。用纯涤纶或与棉、毛混纺制的织物。比棉织品耐磨,容易洗,干得快。引《人民日报》1972.2.2:“其中有松紧布、拉绒手套、提花线毯、宽条灯芯绒、格子的确良等十七种缺门产品。”韩少功《飞过蓝天》:“我一无爸爸在省里当局长,二无钱买的确凉送人情。”
综合释义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人民日报》1972.2.2:“其中有松紧布、拉绒手套、提花线毯、宽条灯芯绒、格子的确良等十七种缺门产品。”韩少功《飞过蓝天》:“我一无爸爸在省里当局长,二无钱买的确凉送人情。”
汉语大词典英语dacron的音译。用纯涤纶或与棉、毛混纺制的织物。比棉织品耐磨,容易洗,干得快。《人民日报》1972.2.2:“其中有松紧布、拉绒手套、提花线毯、宽条灯芯绒、格子的确良等十七种缺门产品。”韩少功《飞过蓝天》:“我一无爸爸在省里当局长,二无钱买的确凉送人情。”
其他释义1.英语dacron的音译。亦作'的确凉'。用纯涤纶或与棉﹑毛混纺制的织物。比棉织品耐磨﹐容易洗﹐干得快。
1.当然,我说的谦虚,不是装熊,也不是软弱,更不能搞霸权主义,要知道质变发生的确良门槛。
2.料子也从劳动布改为的确良卡其布。
3.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
4.绸的、人造丝的、的确良的、还是尼龙的?
5.耐用而又印花颜色鲜亮的“的确良”,让沉浸在灰暗色系十几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
6.也许是由于太瘦,他上身穿着的那件普通的白的确良衬衫总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7.那件混纺的确良衬衣花了我九块钱。
8.这件衬衫是由绵的确良制成的,穿起来非常凉快。
9.衬衫的质料,以前多用白府绸,如今更多的使用的确良、丝、纱和各类化纤制成的衬衫。
10.但我要的确良简单的东西,不要这些罗罗嗦嗦的装饰。
读音:de,dí,dì,dī
[dí]
[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读音:què
[què]
1. 真实,实在:确实。确凿。确切。确数。确证。正确。准确。的(
)确。明确。精确。2. 坚固,固定:确定。确保。确立。确信。
读音:liáng
[liáng]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