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凭
【拼音】:gōng píng
【注音】:ㄍㄨㄥㄆ一ㄥˊ
【结构】:公(上下结构)凭(上下结构)
【简体】:公凭
【繁体】:公憑
词语解释1.官方的证明文件。公凭[gōngpíng]⒈官方的证明文件。
基础解释官方的证明文件。
引证解释⒈官方的证明文件。引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网络解释公凭公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píng,指官方的证明文件。
综合释义官方的证明文件。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官牒。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网友释义gōngpíngㄍㄨㄙㄆㄧㄥˊ公凭(公凭)官方的证明文件。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汉语大词典官方的证明文件。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窃谓立条已经数年,海外无不闻知,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每遇冬讯北风发时,从舶商经所在舶司陈告,请领总司衙门元发下公据公凭。”
国语辞典官牒。公凭[gōngpíng]⒈官牒。引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辞典修订版官牒。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píng
[píng]
1. 靠在东西上: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
2. 依靠,仗恃:凭借。凭靠。凭信。
3.根据:凭票入场。
4. 证据: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
5. 由着,听任:任凭。听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