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岁
【拼音】:sì suì
【注音】:ㄙˋㄙㄨㄟˋ
【结构】:嗣(左右结构)岁(上下结构)
【简体】:嗣岁
【繁体】:嗣歲
词语解释《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基础解释《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引证解释⒈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引《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宋苏轼《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宋苏辙《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一:“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网络解释嗣岁嗣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ìsuì,出自于《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
综合释义《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宋苏轼《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宋苏辙《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一:“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嗣岁[sìsuì]来年。《诗经.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宋.苏轼〈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
汉语大词典《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岁。”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宋苏轼《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宋苏辙《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一:“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国语辞典来年。
辞典修订版来年。《诗经.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宋.苏轼〈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
其他释义1.《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毛传:'兴来岁,继往岁也。'郑玄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读音:sì
[sì]
(1)诸候传位给嫡长子。
(2)(动)接续;继承。
(3)(名)子孙。
读音:suì
[suì]
(1)岁星。
(2)(名)年:~末|年~。
(3)(名)〈书〉年成:丰~|歉~。
(4)(量)表示年龄的单位: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