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
【拼音】:tù sī
【注音】:ㄊㄨˋㄙ
【结构】:兔(上下结构)丝(上下结构)
【简体】:兔丝
【繁体】:兔絲
词语解释植物名。喻妻室。兔丝[tùsī]⒈植物名。喻妻室。
引证解释⒈植物名。即莬丝子。引《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高诱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善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唐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⒉喻妻室。引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网络解释兔丝(汉语词语)兔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ùsī,是一种植物名,即莬丝子,该种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对胡麻、苎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有危害。种子药用,有补肝肾、益精壮阳及止泻的功能。也被用来比喻为妻室。
综合释义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高诱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善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唐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喻妻室。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兔丝[tùsī]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汉语大词典(1).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高诱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善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唐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2).喻妻室。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托身在烟峦霞峤,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复惹閒花草!”
国语辞典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兔丝[tùsī]⒈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⒉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引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辞典修订版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其他解释草名,与菟丝同。《尔雅·释草》:「唐蒙、女罗、女萝,兔丝。」;《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兔丝无根而生。」
其他释义1.植物名。即菟丝子。2.喻妻室。
1.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山中云雾蒸腾,柱子石墩湿润;伏苓被挖掘,兔丝草则枯死。一家失火,百家被烧;进谗者玩弄阴谋,百姓就暴尸荒野。)础润而雨的出处。刘安
2.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化天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60724/兔丝造句)
读音:tù
[tù]
(名)(~子)(~儿)哺乳动物、善于跳跃;跑得很快。
读音:sī
[sī]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