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
【拼音】:bǎo tǎ shī
【注音】:ㄅㄠˇㄊㄚˇㄕ
【结构】:宝(上下结构)塔(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
【简体】:宝塔诗
【繁体】:寶塔詩
词语解释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宝塔诗[bǎotǎshī]⒈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引证解释⒈杂体诗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迭两句为一韵。后有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的。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
网络解释宝塔诗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
国语辞典诗体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因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称为「宝塔诗」。后代也有延长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实源自唐代的一七令。宝塔诗[bǎotǎshī]⒈诗体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因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称为「宝塔诗」。后代也有延长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实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1.冰心写宝塔诗调侃老伴是"傻姑爷"。
2.闲谈中,冰心当场创作了一首宝塔诗。
3.原来,这首宝塔诗是吴文藻先生的笑话集锦,每一句诗都反映了吴文藻的一个笑话。
4.三爷自己写了一副对联和招牌,还在用来包剪纸的纸上盖上自己写的一首“宝塔诗”。
5.“宝塔诗”“嵌名诗”“藏头诗”……韵味浓浓,让人耳目一新。
6.以宝塔诗的形式呈现,结构新颖、别具一格。
7.这便是那首宝塔诗里丁香的故事。
8.其中,退休民警蒋作林自费普法18年,会上他念起了自己创作的普法宝塔诗:“手气霉光上菜,被人洗白欠外债……”引起现场一片掌声。
9.以1月26日到28日的新进入榜单的作品来看,既有网民改编或原创的多种诗歌形式,也有自编打油诗,还有藏头诗、宝塔诗,更有网民自己命名的“水果诗”。
10.新年伊始,现书一首宝塔诗,以此欢度新年。[www.chazidian.com/zj-15302/查字典造句]
读音:bǎo
[bǎo]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
读音:tǎ
[tǎ]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3. 姓。
读音:shī
[shī]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