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法
【拼音】:ná fǎ
【注音】:ㄋㄚˊㄈㄚˇ
【结构】:拿(上下结构)法(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拿法[náfǎ]⒈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
基础解释1.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2.推拿手法名。
引证解释⒈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引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首总叙》:“到廝打时,忘了拿法。”《西游记》第十八回:“不想你有些拿法,我挣不过你,所以説此实情。”
网络解释拿法推拿手法名。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如用五指进行捏拿的又称抓法。《秘传推拿妙诀》:“拿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拿穴处或掐或捏或揉,皆谓之拿也。”
综合释义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首总叙》:“到廝打时,忘了拿法。”《西游记》第十八回:“不想你有些拿法,我挣不过你,所以説此实情。”
汉语大词典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首总叙》:“到厮打时,忘了拿法。”《西游记》第十八回:“不想你有些拿法,我挣不过你,所以说此实情。”
其他释义1.拳术中的一种擒人手法。用很小的力量控制对方要害处,使对方不能动作,因以取胜。
1.办案要秉公持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掺杂私心邪念,更不能拿法律做交易,以利害的考虑压倒合法与非法的判断。
2.结论:此病用选穴辨证施推拿法加中药,疗效优越,并对此病主要体征、适应证提出建设性意见。
3.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4.这个小技巧让你可以用一个法师装备双手剑,或盗贼拿法杖。
5.我们再拿法布尔来说,他为了观察昆虫的习性,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6.目的:比较针刺推拿法与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差异。
7.结论:“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方法独特,安全舒适,优于常规推拿法。
8.治疗组用指针气海穴“益气通经”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
9.治疗组应用仰卧位推拿疗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法。
10.方法:采用改良的推拿法进行区域性针对治疗。
读音:ná
[ná]
(1)(动)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东西)
(2)(动)用强力取;捉:~住三个匪徒。
(3)(动)掌握:~权|~事|~得稳。
(4)(动)刁难;要挟:这事谁都能做;你~不住人。
(5)(动)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
(6)(介)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布擦。
(7)(介)引进所处置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